NEWS Information
所謂地下綜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給排水等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中在隧道里。它被稱為城市的“生命通道”,也是21世紀新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5月20日,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近日,IT大道(清水河-城高速)綜合管廊工程開展了人防專項驗收,它不僅是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也是四川省首條完成人防專項驗收的綜合管廊。具備了人防功能的這一綜合管廊,全線按“核6級,常6級”抗力等級設防。
“這也是落實成都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工程的重要舉措”,據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成都開始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工程中就提出,要完善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體系,全周期呵護城市安全。那么這條綜合管廊什么樣?如何發揮人防功能?
探訪
管廊全長5.7公里 全程設防
“管廊出入口、通風口、投料口和逃生口均安裝了人防防護設備”,據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項目是地下綜合管廊國家試點項目,“這在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防護方面開了先河,這也標志著成都市的城市綜合防護能力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20日上午,在IT大道(清水河-繞城高速)綜合管廊工程的一處入口,從地面沿臺階下行,記者看到了一道厚厚的大門。進入大門,就是綜合管廊。
管廊內,平時是各類管線通道,而一旦進入戰時,人防工程能夠保護內部管線設備的安全,不使其受核武器和常規武器沖擊波破壞。
成都市人防建筑設計研究院承擔了IT大道(清水河-繞城高速)綜合管廊的人防工程設計工作。成都市人防建筑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指著入口處的大門告訴記者,那不是普通的鐵門,而是專用于人防的“鋼結構防護密閉門”。
要確保整個工程的人防功能,那么“炸彈、毒氣、沖擊波”等等都要能夠抵御,就拿這道密閉門來說,首先它要扛得住力量的沖擊,另一方面,需要足夠密閉,也就是能夠抵御生化武器、有害氣體等等。細看密閉門,門側有厚厚的橡膠條。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作用在于門在密閉時能夠隔離外界氣體。
一旦從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整個工程出入口的大門將緊閉,所有的防護設備將完成轉換工作,以達到戰時使用的防護標準,屆時,管廊將成為一個封閉的“盒子”,能夠防御外界常規武器、核武器、生化武器等等威脅。
守護城市生命線
四川省首條綜合管廊完成人防專項驗收
從入口處進入工程內部,里面是雙層五艙式的綜合管廊。
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IT大道(清水河-繞城高速)綜合管廊工程是成都市首條市本級PPP綜合管廊項目,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為項目實施單位,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為社會資本方牽頭單位。該工程為目前四川省范圍內功能最全、復雜性最高、規模最大的雙層五艙斷面城市地下綜合管廊。
據他介紹,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有軌電車同體工程交叉施工、復雜地下綜合管線、頻繁交通導改,同時與自來水公司、供電公司、燃氣公司等相關產權單位存在大量交叉作業現象,協調和施工組織推進難度極高。而如今項目已完成竣工驗收。
走進綜合管廊,上層是燃氣艙、綜合艙和污水艙(雨水艙),下層是輸水艙和高壓電力艙。記者進入自來水艙,寬敞的隧道之中,管道尚未鋪設,但空間開闊,管道位置已經預留。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項目已經竣工,就等未來各類管網進入管廊。每個艙對應相應的管道,例如自來水艙將鋪設自來水管道,電力艙將架設電纜,綜合艙內還預留了通訊管線的位置。
“這么多管線管網,事關城市正常運行和市民們的生活”,該負責人說,在以往,各功能各單位的管線管道都是各自鋪設,但建了綜合管廊后,不但美化了環境,也避免了由于埋設或維修管線而導致路面重復開挖的麻煩,同時也避免了土壤對管線的腐蝕,延長了使用壽命。而一旦進入戰時,這么多保障城市運行的管網一旦遭到破壞,后果是十分嚴重的。
依照成都市現有規定,新建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應兼顧人民防空需要。除了IT大道(清水河~繞城高速)綜合管廊工程之外,未來還將有更多綜合管廊工程具備人防功能。
“IT大道(清水河~繞城高速)綜合管廊的人防功能主要并不是對人員的掩蔽,而是對管線的保護”,成都市人防建筑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綜合管廊內的各種管線,是保障戰時城市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而這項工程能夠確保平時戰時城市供水,能源,電力,通信等正常供應,既能全面提高綜合管廊的運行保障能力,也能提升城市整體防護能力,“是城市的‘生命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