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3月26日上午,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圖書館(暨國際學習中心)項目B區主樓的第16層樓面建造完成。原本需要十來天的工期如今縮短到了一周,其“秘密”就藏在腳下的裝配式預制構件中。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規劃圖
“項目裝配式構件主體結構部分包括定型模板、預制疊合板和預制樓梯?!痹擁椖康募夹g經理吳為威介紹,裝配式工業化生產有效地提升了產品質量,最大限度降低了人為誤差。
隨坡就勢、依水而建的圖書館是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重要的共享教學設施,也是園區的標志性建筑。施工方中建五局采用的裝配式建筑工藝,助力項目跑出“加速度”。
“圖書館項目除了項目的構筑物和配套附屬設施以外,其他均實施裝配式方式建造?!眳菫橥嬖V海南日報記者,該項目裝配率為52.1%,預計將推動項目建設工期縮短3至4個月。
將構件制作從項目現場轉移到工廠,這樣預制化、工業化的建筑方式不僅縮短了工期,而且有助于減少材料浪費。
在主樓的內隔墻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將橫截面布滿“圓洞”的蒸壓陶粒混凝土墻板拼接組裝到一起。
“墻板上的‘圓洞’就是貫通的芯孔,我們可以直接沿著芯孔穿機電管線,實現墻板管線一體化?!眳菫橥f,傳統的砌體墻是實心的,在穿機電管線時要通過切割重新開槽,造成了一定建筑材料的浪費,而這種在工廠按設計標準化生產出來的構件綠色又節能。
與此同時,隨著“智慧工地”的發展,裝配式建筑也在步入智能化?!把b配式建筑需要考慮的方面很多,除了生產構件的規格,還有現場的吊裝點,模塊之間的連接點等。”吳為威介紹,BIM(建筑信息模型)能夠幫助項目實現數字化、精細化和可視化管理,以上這些都能得出“最優解”。工人根據BIM應用和裝配式建筑結合生成的圖紙進行施工,既可以在加工切割過程中更加精準,減少材料浪費,又能夠讓構件組裝更加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