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7月27日,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一標段4號明挖施工現場,禮炮響起,“雄安一號”盾構首發儀式舉行,該線路建成后,實現“半小時”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2022年7月27日,圖為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項目一標段盾構首發儀式現場。河北日報記者李東宇攝
86公里長,成為新區規劃軌道快線網中的主干線
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是《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四縱兩橫”區域高速鐵路交通網絡中的一縱,也是新區規劃“一干多支,互聯互通,靈活編組,不斷生長”的軌道快線網中的主干線,中國雄安集團軌道快線公司負責承擔R1線項目建設任務。
R1線項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批準的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R1線項目南起雄安新區啟動區雄安航站樓站,北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路全長約86公里,其中,高架段約65公里、U型槽過渡段約1公里,地下段約20公里,共設置8座車站(新區段6座:雄安航站樓站、金融島站、第五組團站、雄州站、雄安站、昝崗站;廊坊段2座:霸州開發區站、永清臨空站)、1座車輛基地、3座主變電所,總投資概算313億元。R1線項目采用“一會三函”的審批模式,2021年4月,取得全部“一會三函”,2022年1月20日取得可研批復,2022年7月22日取得初步設計(概算)批復。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在R1線項目得到充分貫徹。R1線作為疏解的生命線、城市的動脈線、未來的發展線、建設的創新線、軌道的示范線、京津冀世界城市群上的風景線,對于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支撐建設雄安新區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7月27日,圖為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項目一標段盾構首發儀式現場。河北日報記者李東宇攝
形成京雄一小時都市經濟圈,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生命線
實現雄安新區聯系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專線功能。R1線實現“半小時”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目標。通過雄安航站樓與R1線,實現旅客值機與行李托運功能,為雄安新區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間航空客流提供快速、高品質7×24小時的機場專線服務。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生命線。R1線連接雄安新區與北京主要功能區,實現 “一小時”直達北京金融街和麗澤商務區,可提供京雄兩地便捷高效通勤服務。
形成京雄一小時都市經濟圈。通過“一干多支”軌道快線網向新區周邊保定、霸州、徐水等地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為形成京雄一小時都市經濟圈,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世界城市群建立基礎。
穩定城市框架,形成組團間連接線。在雄安新區建設初期,通過R1線的建設,穩定新區“一主、五輔、多節點”組團式城市框架,成為組團與組團間的主要交通連接線,增強組團間聯系。
成為城市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R1線是“一干多支”的主干線,是新區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新區綠色交通“80/90”目標,打造便捷、安全、綠色、智能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開創國內首條最高時速200公里/小時城市軌道交通線的設計先河
R1線是國內首條最高運行速度200公里/小時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根據中央批復的總體規劃,雄安R1線是兼具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技術特征的復合功能線,是國內首個采用200公里/小時、CBTC信號系統、市域D型車技術標準的線路。2021年10月19日,河北省地方標準《雄安軌道快線設計標準》審查會順利召開。12月1日,新區改革發展局會同規劃建設局聯合發布《雄安軌道快線設計標準》。這是雄安新區第一部正式發布的標準,該標準開創了國內首條時速200公里/小時城市軌道交通線的設計先河,建立了時速200公里/小時城市軌道交通線設計體系,彌補了國內軌道交通領域該標準缺失的空白。
從建設到運營采用新方案新技術
R1線在運營模式、土建施工、設備系統等方面采用了一些新方案和新的技術成果。在運營模式方面,R1線采用24小時全天候運營模式,通過設置合理的運營配線,實現列車單線雙向運行,為夜間往來新區與大興機場之間的乘客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土建工程上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采用百米定尺軌和預制裝配式橋墩等技術,設備系統上采用最高時速200公里/小時的D型車和CBTC列車控制技術。
主辦:中共河北雄安新區工作委員會
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
運營:河北日報報業集團
[報道|河北日報記者張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