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優秀的城市建設不能只有光鮮亮麗的“面子”,還要有安全可靠的“里子”,而綜合管廊則為城市的“里子”提供了保障。在7月15日舉辦的三亞市“制度創新年”行動“大擂臺”首場比拼現場,三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首席創新官陳是良介紹了三亞通過制度創新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開發利用取得新成效。
綜合管廊作為現代化城市市政管道設施的重要載體,將原本分散鋪設的市政管網集中放置在一間“房子”中,實現管網的統一管理,為管線提供了保護,提高了地下空間的利用、改善了城市的風貌、增強了城市的韌性。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也存在一次性投資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建設難度高等問題。
作為住建部和海南省的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三亞積極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總結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好的經驗做法和存在的不足,逐步完善管廊建設管理的制度建設,編制并發布了《三亞市2017-2019年電纜管溝建設項目任務》、《三亞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行管理辦法》和《三亞市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維護績效考核方案》等,解決綜合管廊在規劃編制、建設資金、管線入廊、運營維護等方面遇到的問題。
2017年起,三亞實現電纜管溝與新建道路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縮短了工程總體建設周期,節省了工程投資,提高電纜管溝的覆蓋率,不斷完善綜合管廊系統,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的目的。目前,全市綜合管廊已建成90公里,總投資約19.8億元。其中干、支線型管廊14公里,總投資約14億元,平均每公里投資約1億元;電纜管溝76公里,總投資約5.8億元,平均每公里投資約800萬元。城市“空中蜘蛛網”和“馬路拉鏈”等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我們將探索建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長效機制,重點研究管線入廊與相關收費政策,實現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可持續發展。”陳是良表示,希望通過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創新,讓三亞擁有更加完善的綜合管廊規劃,建成更加可靠的綜合管廊系統,建立更加健全的綜合管廊管理制度,切實解決城市“空中蜘蛛網”和“馬路拉鏈”等問題,讓三亞市民擁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
來源:三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