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全國首批PPP地下管廊項目、湖北省首個PPP管廊項目——十堰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將于9月30日迎來運維5周年節點。
極目新聞記者獲悉,5年來,十堰地下綜合管廊已實現運營干線22條、長度53.3公里,服務區域達72平方公里,服務人口超70萬人,在守穩城市民生管線、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城市水體治理等方面作用日益凸顯,項目今年獲評“全國地下空間典范項目”。
十堰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運營,于2018年9月30日順利通過國家住建部、國家財政部驗收后進入運維期。
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大動脈”,將管線集中在地下管理,有利于降低入廊單位管道漏損、維修維護、管線老化等各類風險。對于涉及給水、雨水、污水、電力、通信、燃氣等重要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的管線,管廊運維單位中建十堰管廊公司,每年定期組織專業公司和人員,對管廊內蒸汽管道、電力電纜、燃氣管道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防范安全事故發生,保障綜合管廊安全運行和市民生活穩定。
管廊控制中心
綜合管廊的規劃是要超前于城市發展的,搶占綜合管廊中心位置就是在搶占優質的城市發展資源。
在規劃建設初期,十堰綜合管廊就根據十堰市城區東西狹長的特點,連通十堰高客站和市區中心,成為一條東西方向的“主動脈”,通過支線管廊和管溝來南北輻射,將城市的五個支點全覆蓋。
另一方面,管廊建成后,后期水、電、氣各類管線均可實現從“地上”轉入“地下”,其運營、維修等工作也均可在廊內進行,既節約了城區土地占用面積,也讓城市告別“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實現城市“里子”“面子”協調發展。
運維人員現場巡檢
十堰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為扛牢“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的政治使命,十堰地下綜合管廊將覆蓋范圍內的污水管入廊,十堰城區全面實行截污納管、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有效控制了污水排放處理,保證南水北調水源區水質的同時防治城市內澇,一舉多得。
今年7月28日,十堰市大規模強降雨,綜合管廊全線無一處因自身原因產生嚴重積水,有效提升了城市韌性,為構建海綿城市奠定了有力基礎。
5年來,十堰市人民政府對十堰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運維累計開展10次績效考核,結果全部達到優秀等級。
十堰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建設經驗和管理方法,已逐漸形成了可借鑒、可復制的“十堰方案”,實現人才孵化、培育、輸出閉環,也為全國同類地區管廊建設提供了經驗借鑒,樹立起新的行業標桿,成為十堰對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